中国海军已经跨入航母时代整整10年时间。航母的列装标志着中国海军正式向“蓝水海军”转型,也标志着中国向“海洋强国”目标迈出了关键的一步。

俄罗斯外交部称,澳大利亚的信誉已然粉碎;英美法等国对澳表达了支持态度;新西兰则表示“退出中澳争执,不选择任何立场”。
作者:蒋新宇 2020-12-06
如果美国立法者真的是从本国投资者的利益出发,就应该致力于为外国企业在美投资经营提供公平公正的环境,而不是处心积虑设置层层障碍。
作者:乐水 2020-12-05
用“去中国化”推动“文化台独”,进而实现事实独立的企图,注定是黄粱一梦,也必将遭到两岸人民的谴责和历史的惩罚。
作者:唐华 2020-12-03
对于中国来说,无论是谁当选美国总统,也无论未来美国的对外政策发生怎样变化,中国都应始终保持战略定力,坚持以我为主方针,不为任何干扰所惑。
作者:乐水 2020-11-30
将中美关系与美国某些政客的过激言行做切割,这是中国对中美关系、两国人民利益的负责任表现,彰显了中国决策层的战略远见与国际胸怀。
作者:蒋新宇 2020-11-29
行胜于言。中方张开双臂,拥护自由贸易的开放姿态,恰是对各种污名构陷的最好回应,也必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注入澎湃动力。
作者:唐华 2020-11-27
当前,全球经济正处在大调整、大变局中。拥有厚实产业基础、广阔市场空间的中国,将抓住变革机遇,在数字时代重塑竞争力,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作者:戚易斌 2020-11-26
RCEP的成功起航,是15个成员国的共同选择。它充分说明,在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对冲博弈中,捍卫多边主义的正能量从未缺席,始终在积聚生长。
作者:蒋新宇 2020-11-24
身正不怕影斜,只要中国不断以实际行动来取信国际社会,任何不实之词都注定没有立足之地。避免疫苗政治化,各国携手合作,这样才能最终战胜疫情。
作者:乐水 2020-11-22
历史已多次证明,中美两国合则两利,斗则俱伤。中国经济的繁荣发展,对美国不是威胁,而是疫情后包括美国在内全球经济体尽快复苏的重要助力。
作者:唐华 2020-11-20
世界大势浩浩荡荡,开放发展不可阻挡。当各国在提升竞争力上你追我赶、摩拳擦掌时,不主动改革,而是一味地保护本国经济,只会被甩得更远。
作者:戚易斌 2020-11-19
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,已经为“双11”搭建好了最广阔的舞台,而“双11”也必将在新发展格局之下不断汲取新营养、展现新活力、取得新突破。
作者:戚易斌 2020-11-14
中国的“五年规划”具备“有为政府”和“有效市场”两种能力,将顶层设计与底层活力有机组合,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密码之一。
作者:蒋新宇 2020-11-13
中国市场永远充满无限机遇。但是,国货含金量的日益提升,中国人消费心理的实际转向,都在提醒那些外国企业,仅靠洋和尚的招牌,恐怕很难继续躺赢。
作者:李小华 2020-11-12
2020年美国大选所造成的分裂和混乱,却在世人面前彻底暴露了美国民主的弊端,让“灯塔”黯然失色。
作者:乐水 2020-11-10
高举开放大旗的中国,已准备好同各国一道,在开放中创造机遇,在合作中破解难题,携手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明天。
作者:戚易斌 2020-11-07
自诩奉行永久中立原则的瑞典,却一头栽进美国反华势力的怀抱,后果究竟是什么,是否承受得起,瑞方以及相关利益集团需要提前考虑清楚。
作者:唐华 2020-11-04
蓬佩奥建立亚洲“小北约”的企图已昭然若揭。但这恐怕只是美国的一厢情愿,与中国长期和平相处的亚洲各国未必愿意为美国火中取栗。
作者:乐水 2020-11-02
在这条道路上,掌握先进技术、具有国际视野和现代化理念的留学人才,势必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。
作者:戚易斌 2020-10-31
回顾近年来中央政治局的历次集体学习,前沿科技已经成为一项日益重要的主题。继“大数据”“人工智能”“区块链”之后,如今“量子科技”也进入了大众视野。
作者:乐水 2020-10-26